《中醫詞典》解釋「五癭」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五癭,病名,五種癭病名之總稱。見《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有五癭丸方。其癭瘤第七列「治石癭、氣癭、勞癭、土癭、憂癭等方」。《聖濟總錄》卷一百二十五:「石癭、泥癭、勞癭、憂癭、氣癭,是為五癭。」大凡各按其癭之形狀、軟硬、病人體質、病因等而分別命名者。因此,五癭之名在歷代醫著中其內容多有小異。如《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五所述五癭則系石癭、、肉癭、筋癭、血癭、氣癭。證治參各該條。

五癭的病因病機

五癭的病因病機,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先天稟賦不足:由於先天稟賦不足,導致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陰陽失和,痰濕瘀血內生,阻滯經絡,結聚成癭。
  2. 後天飲食不節: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生痰助濕,損傷脾胃,脾失健運,運化失常,水濕停聚,痰濕互結,形成癭。
  3. 情志不遂:情志不遂,肝氣鬱結,氣滯血瘀,痰濕凝聚,形成癭。
  4. 外感六淫:外感六淫,侵襲人體,內傷臟腑,氣血失調,痰濕瘀血內生,結聚成癭。

五癭的臨床表現

五癭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1. 癭體大小不一,形狀各異,質地軟硬不同。
  2. 癭生於體表,多無自覺症狀,部分患者可有疼痛、壓痛、麻木、腫脹等症狀。
  3. 癭生於內臟,可出現相應臟腑的功能障礙,如心癭可出現心悸、氣短、胸悶等症狀;肝癭可出現脅痛、口苦、目赤等症狀;脾癭可出現腹脹、食少、便溏等症狀;肺癭可出現咳嗽、痰多、喘息等症狀;腎癭可出現腰痛、足腫、水腫等症狀。

五癭的診斷

五癭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結合癭體的形狀、大小、質地、部位等進行診斷。

五癭的治療

五癭的治療,主要以中醫中藥治療為主。根據患者的病情,辨證施治,可選用化痰散結、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等中藥治療。

五癭的預防

五癭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平時注意飲食,避免過食肥甘厚味,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2.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3. 適當鍛鍊身體,增強體質。
  4. 定期體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五癭的食療

五癭的食療,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癭生於體表者,可適當食用具有活血化瘀、軟堅散結作用的食物,如山楂、大棗、桃仁、紅糖等。
  2. 癭生於內臟者,可適當食用具有健脾益氣、化痰散結作用的食物,如山藥、白扁豆、薏苡仁、茯苓等。

五癭的注意事項

五癭患者在治療期間,應注意以下幾點:

  1. 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