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五閱」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五閱

「五閱」為中醫診斷學重要術語,首見於《靈樞·五閱五使》。其理論基礎在於「五臟主於內,五官應於外」,透過觀察外部五官的變化以推測內在五臟的功能狀態,體現中醫「司外揣內」的診斷特色。

理論淵源

《黃帝內經》提出「五臟常內閱於上七竅」,明確五臟與五官之對應關係:

  • 肝開竅於目:肝血充足則目能視,肝火上炎則目赤腫痛
  • 心開竅於舌:心氣通於舌,心血瘀阻可見舌質紫暗
  • 脾開竅於口:脾運健旺則口味正常,脾虛濕困則口淡乏味
  • 肺開竅於鼻:肺氣宣降正常則鼻竅通利,肺熱壅盛則鼻翼煽動
  • 腎開竅於耳:腎精充盈則聽力敏銳,腎虛精虧則耳鳴耳聾

明代張景岳於《類經》注云:「五臟主於中,五官見於外,內外相應,故為五臟之閱。」進一步闡釋內外相應的整體觀。

臨床應用

目部診察

  • 肝血不足:目澀視昏,白睛乾澀
  • 肝陽上亢:目赤睛紅,黑睛混濁
  • 肝風內動:目睛上吊,斜視震顫

舌部診察

  • 心火亢盛:舌尖紅絳,舌體糜爛
  • 心血瘀阻:舌質紫暗,或有瘀斑
  • 痰迷心竅:舌強語謇,舌苔厚膩

口唇診察

  • 脾虛濕困:口唇淡白,唇周萎黃
  • 脾胃濕熱:口唇紅腫,口角糜爛
  • 脾不統血:唇色淡白無華,易乾裂出血

鼻部診察

  • 肺氣虛弱:鼻息低微,嗅覺減退
  • 風寒犯肺:鼻塞流清涕,鼻黏膜淡白
  • 肺熱壅盛:鼻翼煽動,鼻衄鮮紅

耳部診察

  • 腎陰虧虛:耳輪乾枯,聽力減退
  • 腎陽不足:耳廓蒼白,耳薄不榮
  • 少陽風熱:耳後紅腫,耳內脹痛

五閱理論不僅應用於診斷,歷代醫家更發展出「望神色形態」的細緻觀察法,如《醫門法律》強調「凡診脈,先視其人五色」,將面部五色(青赤黃白黑)與五臟病機相聯繫,使臟腑辨證更為精準。此種「以表知裏」的診法,充分體現中醫學「整體審察」的辨證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