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五臟瘧」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五臟瘧,病證名。因瘧邪深伏所致肺心肝脾腎五臟瘧疾。見《雜病源流犀燭.瘧疾源流》。詳見各條。
《雜病源流犀燭.瘧疾源流》曰:
“瘧疾之源,由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乘虛而入,客於臟腑,或因飲食勞倦,或因房事不節,或因情志不遂,以致臟腑失和,經絡阻滯,氣血不通,而成瘧疾。瘧疾之邪,深伏於五臟,故有五臟瘧之名。
肺瘧:肺主皮毛,開竅於鼻,肺與大腸相表里。肺瘧多發於春夏之交,其症狀為發熱惡寒,無汗,頭痛,身體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胸悶氣短,舌苔薄白,脈浮緊。
心瘧:心主血脈,開竅於舌,心與小腸相表里。心瘧多發於夏秋之交,其症狀為發熱惡寒,汗出,口渴,心煩,失眠多夢,舌紅苔薄,脈細數。
肝瘧:肝主疏泄,開竅於目,肝與膽相表里。肝瘧多發於秋冬之交,其症狀為發熱惡寒,寒熱往來,目赤腫痛,口苦咽干,脅肋脹痛,舌紅苔黃,脈弦滑。
脾瘧:脾主運化,開竅於口,脾與胃相表里。脾瘧多發於冬春之交,其症狀為發熱惡寒,食欲不振,腹脹便溏,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脈濡弱。
腎瘧:腎主水液,開竅於耳,腎與膀胱相表里。腎瘧多發於四季,其症狀為發熱惡寒,腰膝酸痛,耳鳴耳聾,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脈沉細。
五臟瘧的治療,以清熱解毒,疏風散寒,健脾利濕,活血化瘀為主。可用青蒿、黃連、黃芩、梔子、大黃、薄荷、生薑、大棗等藥物配伍治療。
五臟瘧的預防,應注意勞逸結合,飲食有節,起居有常,避免受寒受熱,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若有瘧疾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