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五色黃」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五色黃是中醫名詞,指因脾熱引起的黃疸。《諸病源候論·黃病諸候》中記載:「五色黃者,由脾熱引起身黃。若脾更移熱於它臟,則於身面、眼目、舌下並可出現該臟之色。如脾移熱於肝則可見眼青黃,面色青,脈亦青;如脾移熱於心,則其人身熱而發赤黃,眼赤高視,心腹脹滿,脈赤;如脾移熱於肺,其人身熱發黃白,舌下生白垢;如脾移熱於腎,則其人身熱發黑黃,唇黑眼黃,舌下脈黑等。」

五色黃是黃疸的一種,是由於脾熱引起的。脾熱是指脾臟功能失調,導致體內熱毒積聚。脾熱會影響到其他臟腑,導致五臟功能失調,從而出現五色黃的症狀。

五色黃的臨床表現主要有:

  • 身體發黃:這是五色黃最主要的症狀。由於脾熱導致體內熱毒積聚,從而影響到肝臟的疏泄功能,導致肝氣鬱結,氣血不暢,從而出現身體發黃的症狀。
  • 眼目發黃:由於脾熱導致肝臟的疏泄功能失調,從而影響到眼睛的視力,導致眼睛發黃。
  • 舌下發黃:由於脾熱導致脾臟的運化功能失調,從而影響到舌下,導致舌下發黃。
  • 脈象洪大:由於脾熱導致體內熱毒積聚,從而影響到脈象,導致脈象洪大。

五色黃的治療方法主要以清熱解毒、健脾利濕為主。可以使用茵陳蒿湯、龍膽瀉肝湯、大黃黃連瀉心湯等中藥進行治療。

五色黃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

  •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熬夜、酗酒、暴飲暴食等不良習慣。
  • 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吃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 適當鍛鍊身體,增強體質。
  • 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

五色黃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肝臟、腎臟等重要臟器的損傷。因此,如果出現五色黃的症狀,一定要及时就醫,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