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溻浴」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溻浴,治療學術語。系一種外治法。把藥物煎成湯汁,進行水浴、浸泡、溻漬的治療方法。例如溫泉浴治療皮膚患疥癬,浸泡四肢治療鵝掌風(手癬)和腳癬,用黃連水溻漬胸部治療溫疫實熱證的高熱煩躁、大渴、甚至譫語等。

《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曰:“溻浴者,以藥液浸漬患處也。”《外科正宗》曰:“溻浴者,以藥液浸漬患處,使藥液滲透皮膚,以達到治療目的。”

溻浴的優點是藥液能較長時間接觸患處,滲透力強,療效較好。但溻浴的缺點是操作較麻煩,而且藥液易污染衣物。

溻浴的適應症包括:

(1)皮膚疾患,如疥癬、濕疹、皮炎等。

(2)外傷,如創傷、燙傷、凍傷等。

(3)其他疾病,如急性結膜炎、急性中耳炎等。

溻浴的禁忌症包括:

(1)對藥物過敏者。

(2)患有嚴重心、肺、腎等疾病者。

(3)孕婦和兒童。

溻浴的注意事項包括:

(1)藥液的濃度要適當,濃度太高會刺激皮膚,濃度太低則療效不佳。

(2)溻浴的時間要適當,一般不超過30分鐘。

(3)溻浴後要用清水沖洗乾淨。

(4)溻浴後要注意保暖。

溻浴是一種簡單、有效的外治方法,但在使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以免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