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胎不長養」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胎不長養,病名。見《張氏醫通》卷十。即胎不長。詳該條。

《張氏醫通》卷十:“胎不長養,即胎不長也。其證有五:一者,胎動不安,或胎動甚急,或胎動甚緩,或胎動甚微,或胎動甚頻,或胎動甚稀,皆屬不長養也。二者,胎氣不和,或胎氣上逆,或胎氣下逆,或胎氣左右逆,或胎氣前後逆,皆屬不長養也。三者,胎形不正,或胎形偏斜,或胎形曲折,或胎形反覆,皆屬不長養也。

四者,胎色不正,或胎色青黑,或胎色黃赤,或胎色白白,或胎色白濁,皆屬不長養也。五者,胎氣不固,或胎氣散漫,或胎氣浮動,或胎氣不守,皆屬不長養也。治法:以補養為主,佐以調理。若胎動不安,宜用安胎丸;若胎氣不和,宜用和胎丸;若胎形不正,宜用正胎丸;若胎色不正,宜用調胎丸;若胎氣不固,宜用固胎丸。若胎不長養,而胎已成形,則宜用催生丸。”

胎不長養,是指胎兒在母體內生長發育停滯,不能正常分娩的一種病症。其主要症狀為胎動不安,或胎動甚急,或胎動甚緩,或胎動甚微,或胎動甚頻,或胎動甚稀,或胎氣上逆,或胎氣下逆,或胎氣左右逆,或胎氣前後逆,或胎形不正,或胎形偏斜,或胎形曲折,或胎形反覆,或胎色青黑,或胎色黃赤,或胎色白白,或胎色白濁,或胎氣散漫,或胎氣浮動,或胎氣不守。

胎不長養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母體因素:如孕婦營養不良、體質虛弱、氣血不足、陰陽失調等。
  2. 胎兒因素:如胎兒先天不足、發育不良等。
  3. 外界因素:如風寒濕邪侵襲、情志不遂等。

胎不長養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 補養氣血:可用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八珍湯等。
  2. 調理陰陽:可用六味地黃丸、四物湯、歸脾湯等。
  3. 祛除外邪:可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桂枝茯苓丸、桃仁紅花丸等。
  4. 扶正祛邪:可用補中益氣湯合四君子湯、八珍湯合六味地黃丸、四物湯合歸脾湯等。

胎不長養的預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孕前做好孕期準備,包括孕前檢查、孕前保健等。
  2. 孕期注意營養,保證充足的營養攝入。
  3. 孕期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4. 孕期定期產檢,做好產前準備。
  5. 孕期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情緒波動。

胎不長養是一種嚴重的妊娠併發症,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胎兒死亡、流產、早產等嚴重後果。因此,孕婦一旦出現胎不長養的症狀,應立即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