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胎毒瘰癧」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胎毒瘰癧,病證名。見《證治準繩.幼科》。指由胎毒引起的瘰癧。治宜疏肝散結,先用小柴胡湯加當歸、芍藥;繼用丹梔逍遙散合消瘰丸。
胎毒瘰癧是小兒瘰癧的一種,多見於新生兒和嬰幼兒,以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多見,初起為小結節,逐漸增大,表面光滑,質地堅硬,可有輕度疼痛,局部皮膚可有紅腫,伴有發熱、煩躁、食欲不振等症狀。
胎毒瘰癧的病因主要與胎毒有關,胎毒是指胎兒在母親體內受到不良因素影響,而產生的毒素,如母親在懷孕期間受到風寒、濕熱等邪氣侵襲,或飲食不當,或情志不暢,均可導致胎毒的產生。胎毒瘰癧的發病機理是由於胎毒阻遏肝氣,肝氣鬱結,氣血不通,痰濕凝聚而成瘰癧。
胎毒瘰癧的治療以疏肝散結、化痰散結為主,可用小柴胡湯加當歸、芍藥;繼用丹梔逍遙散合消瘰丸。
小柴胡湯出自《傷寒論》,由柴胡、黃芩、半夏、生薑、大棗、人參、甘草組成,具有疏肝解郁、和胃降逆的功效。當歸、芍藥具有養血和營、活血通絡的功效。丹梔逍遙散出自《醫學心悟》,由柴胡、當歸、白芍、丹皮、梔子、鬱金、香附、甘草組成,具有疏肝解郁、養血和營的功效。消瘰丸由牡蠣、海蛤殼、白礬、甘草組成,具有化痰散結、軟堅散結的功效。
胎毒瘰癧的預防主要是注意孕期保健,避免接觸風寒、濕熱等邪氣,飲食要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波動。
胎毒瘰癧是一種常見的小兒疾病,如果治療不當,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健康,因此家長在發現孩子有相關症狀時,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