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胎疾」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胎疾,又名胎證、胎中病。
1.《幼科全書》指嬰兒滿月以內有病者; 2.《幼科發揮》指小兒周歲以內有病者。
多由胎稟不足,或兒母妊娠時調攝失宜以及胎毒等引起。前人在醫籍文獻所載如胎寒、胎熱、胎肥、胎弱等,均屬胎疾範圍。
胎疾的病因病機,主要有以下幾點:
1.胎稟不足:指胎兒先天不足,或因母親孕期營養不良、體弱多病,影響胎兒的發育。 2.調攝失宜:指孕婦在妊娠期間不注意飲食起居,或情志不遂,導致胎兒受損。 3.胎毒:指胎兒在母體內受到風、寒、暑、濕、燥、火等六淫邪氣的侵襲,或因母親患有某些疾病,導致胎兒感染胎毒。
胎疾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1.發熱:多見於胎熱,常伴有口渴、煩躁、尿黃等症狀。 2.腹脹:多見於胎脹,常伴有腹痛、嘔吐、便秘等症狀。 3.胎動不安:多見於胎動不安,常伴有胎心率加快、宮縮等症狀。 4.胎膜早破:多見於胎膜早破,常伴有陰道流水、腹痛等症狀。 5.早產:多見於胎動不安、胎膜早破等情況,常伴有宮縮、陰道流水、腹痛等症狀。
胎疾的治療,主要以扶正祛邪、安胎為主。
1.扶正祛邪:可用人參、黃芪、白朮等補益脾胃之藥,以增強胎兒的抵抗力。 2.安胎:可用益母草、香附、延胡索等活血調經之藥,以緩解胎動不安、宮縮等症狀。
胎疾的預防,主要有以下幾點:
1.孕前調理:孕前要注意調理身體,以增強體質,為懷孕做好準備。 2.孕期保健:孕期要注意飲食營養、適當運動、保持心情舒暢,以利於胎兒的健康發育。 3.產後護理:產後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以促進子宮的恢復。
胎疾是小兒常見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早產、流產等嚴重後果。因此,孕婦在孕期要注意保健,一旦出現異常,要及時就醫。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