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胎漏黃水」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胎漏黃水,病證名。見《女科經論》卷三。指妊娠後忽下黃汁如膠,或如豆汁,名為胎漏黃水。多因肝脾濕熱,或因風熱,或因肝氣鬱結、脾胃氣虛下陷等所致。
若胎動不安者,宜黃芪、糯米,水煎服;肝脾濕熱者,宜升陽除濕湯;肝脾風熱者,宜加味逍遙散;肝鬱郁結者,宜加味歸脾湯;脾胃氣虛者,宜七味白術散;脾虛下陷者,宜補中益氣湯。
《女科經論》原文:
胎漏黃水,妊娠後忽下黃汁如膠,或如豆汁,名為胎漏黃水。多因肝脾濕熱,或因風熱,或因肝氣鬱結、脾胃氣虛下陷等所致。
若胎動不安者,宜黃芪、糯米,水煎服;肝脾濕熱者,宜升陽除濕湯;肝脾風熱者,宜加味逍遙散;肝鬱郁結者,宜加味歸脾湯;脾胃氣虛者,宜七味白術散;脾虛下陷者,宜補中益氣湯。
胎漏黃水的症狀是妊娠後忽下黃汁如膠,或如豆汁。多因肝脾濕熱,或因風熱,或因肝氣鬱結、脾胃氣虛下陷等所致。
如果胎動不安,可以用黃芪、糯米水煎服。如果是肝脾濕熱,可以用升陽除濕湯治療。如果是肝脾風熱,可以用加味逍遙散治療。如果是肝鬱郁結,可以用加味歸脾湯治療。如果是脾胃氣虛,可以用七味白術散治療。如果是脾虛下陷,可以用補中益氣湯治療。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