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胎前寒瀉」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胎前寒瀉,病證名。見明.趙獻可《邯鄲遺稿》。多因孕後脾腎陽虛,或外受風寒,或內傷飲食生冷,損傷脾腎,以致腎陽不能上蒸脾土,運化失職,傳導失司所致。
脾腎陽虛者,症見臍下作痛,喜暖喜按,腸鳴即瀉,腹脹畏寒肢冷。治宜溫陽健脾止瀉,用四神丸,或理中湯;外感風寒者,症見泄瀉清稀,腹痛腸鳴,或肢体酸痛,或畏寒發熱。治宜祛風散寒止痛,用胃苓湯;飲食生冷者,症見腹痛瀉下酸臭,腹脹痞滿,噯氣腐臭,治宜消食導滯止瀉。用保和丸,或養胃湯加山楂、神曲、麥芽。
原文:
胎前寒瀉,病名。見明.趙獻可《邯鄲遺稿》。多因孕後脾腎陽虛,或外受風寒,或內傷飲食生冷,損傷脾腎,以致腎陽不能上蒸脾土,運化失職,傳導失司所致。
脾腎陽虛者,症見臍下作痛,喜暖喜按,腸鳴即瀉,腹脹畏寒肢冷。治宜溫陽健脾止瀉,用四神丸,或理中湯;外感風寒者,症見泄瀉清稀,腹痛腸鳴,或肢体酸痛,或畏寒發熱。治宜祛風散寒止痛,用胃苓湯;飲食生冷者,症見腹痛瀉下酸臭,腹脹痞滿,噯氣腐臭,治宜消食導滯止瀉。用保和丸,或養胃湯加山楂、神曲、麥芽。
【按語】
胎前寒瀉,是指孕婦在懷孕前或懷孕早期出現的腹瀉。多因孕後脾腎陽虛,或外受風寒,或內傷飲食生冷,損傷脾腎,以致腎陽不能上蒸脾土,運化失職,傳導失司所致。
脾腎陽虛者,症見臍下作痛,喜暖喜按,腸鳴即瀉,腹脹畏寒肢冷。治宜溫陽健脾止瀉,用四神丸,或理中湯;外感風寒者,症見泄瀉清稀,腹痛腸鳴,或肢体酸痛,或畏寒發熱。治宜祛風散寒止痛,用胃苓湯;飲食生冷者,症見腹痛瀉下酸臭,腹脹痞滿,噯氣腐臭,治宜消食導滯止瀉。用保和丸,或養胃湯加山楂、神曲、麥芽。
胎前寒瀉的預防和治療,應以扶正固本為主,根據不同病因,辨證施治。脾腎陽虛者,宜溫陽健脾止瀉;外感風寒者,宜祛風散寒止痛;飲食生冷者,宜消食導滯止瀉。
在日常生活中,孕婦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飲食要清淡,不吃生冷油膩食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孕婦還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如果出現腹瀉的症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