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胎前腳痛」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胎前腳痛
病證名,指孕婦於妊娠期間出現下肢疼痛之症,多因氣血虛弱、風邪外襲,或經絡阻滯所致。此症見載於《女科秘要》卷二,云:「此下元氣血虛弱,又兼風邪,宜行氣行血,服烏藥順氣散。」
病因病機
- 氣血虛弱:孕婦素體氣血不足,妊娠後氣血聚以養胎,致使肢體經絡失於濡養,而發為疼痛。
- 風邪侵襲:風為百病之長,易趁虛而入,客於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
- 經絡阻滯:妊娠後胎體漸長,壓迫經脈,氣血運行受阻,尤以足三陰經(肝、脾、腎)為甚,遂發腳痛。
治法方藥
- 烏藥順氣散(《女科秘要》):本方以烏藥為君,行氣止痛;配以陳皮、川芎、白芷等,疏風活血,調暢氣機,適用於氣滯血瘀兼風邪者。
- 氣血雙補:若屬氣血虛弱者,可選用八珍湯或當歸芍藥散,以益氣養血,濡養筋脈。
- 祛風通絡:風邪偏盛者,可酌加防風、獨活、桑寄生等,以祛風除濕,宣痹止痛。
其他中醫觀點
部分醫家認為,此症與肝腎不足相關,因肝主筋、腎主骨,妊娠時肝血腎精耗損,筋骨失養,故見腳痛。治法可參考滋補肝腎,如熟地黃、杜仲、牛膝等藥物加減。
此症須結合孕婦體質及症狀辨證施治,着重調暢氣血、疏風通絡,以緩解疼痛,保障胎孕安和。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