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太醫局丞」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太醫局丞

太醫局丞為宋代醫官職位,隸屬太醫局,位階次於太醫局令,主要職責為輔佐令管理太醫局事務。太醫局為宋代官方醫療機構,負責醫政管理、醫學教育及御醫選拔,而局丞作為其副職,需協調局內各項運作,包括醫學生考核、藥材調配,以及宮廷醫療事務之執行。

在宋代醫學體系中,太醫局丞不僅需具備深厚醫理知識,亦須通曉行政流程。其職權涵蓋監督醫學生課業,如《素問》、《難經》、《傷寒論》等經典研習,並參與太醫局舉辦之醫學考試,評定醫者技藝高低。此外,局丞亦需確保御藥院藥材品質,協同太醫局令擬定方劑,以應皇室及百官醫療需求。

宋代醫學教育重視理論與臨床結合,太醫局丞在教學上扮演關鍵角色,需定期考核學生脈診、針灸等實務能力。此職位之設置,反映宋代對醫事制度之嚴謹規劃,亦彰顯中醫於官方體系中「醫政合一」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