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太醫院經歷」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太醫院經歷
沿革與職掌
太醫院經歷為元代醫官職銜,始設於至治二年(1322年),隸屬太醫院,屬中階事務官,定員二人,官階從七品。其職位排序於同僉、院判之下,高於都事、照磨,主責太醫院日常行政運作,包括文書處理、醫案整理、人事調度等庶務,為銜接高層決策與基層執行之樞紐。
中醫體制中的定位
元代太醫院為中央醫政核心,統御諸路醫藥提舉司,並兼管醫學教育與御醫派遣。經歷一職雖非直接參與臨床診療,然其行政調度關乎太醫院效能,如協調醫官考課、監管藥材徵集,間接影響醫療品質。此職需通曉醫政典章,熟悉《大元聖政國朝典章》中醫事律令,並需具備中醫基礎知識,以審核醫籍編纂或藥方存檔。
與其他醫官的協作關係
太醫院經歷與院使、同僉等共構管理階層:
- 院使(正二品)統籌全院,訂立醫政方針;
- 同僉(正五品)輔佐院使,督導醫學教育;
- 經歷則側重執行層面,將政令轉化為具體事務,如安排御醫輪值、稽核地方呈報之疫病文書。其職能類似宋代「太醫局丞」,然元代更強化其行政屬性,反映官僚體系對醫事管理的細化。
歷史意義
此職之設,體現元代醫政分工趨於精密,將行政與臨床職能分流。後世明清太醫院雖無同名官職,然其事務由「院判」、「吏目」等分擔,可見其職權影響之延續。研究此職,可窺見中古時期醫政如何透過官僚化,維繫皇室醫療與民間醫藥監管之運作。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