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太乙神針」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太乙神針,出自《太乙神針備急灸法合編》,是一種藥艾條。所含藥物,各家記載不一。近代處方多以艾絨、硫黃、乳香、沒藥、丁香、松香、桂枝、雄黃、白芷、川芎、枳殼、皂角、獨活、細辛等藥製成。使用時,點燃一端,用布七層包裹,按於應灸穴位或痛處。冷則易之,以灸之局部溫熱為度。用以治療風寒濕痹,痿弱無力,以及一般慢性虛寒病癥等。

太乙神針,又名太乙神針灸法,是清代邱時敏編著的針灸著作。成書於清光緒四年(1878年)。全書共十卷,分為上、下兩冊。上冊主要論述針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下冊則收錄了各種針灸方劑。

太乙神針是一部集古代針灸之大成的著作,內容豐富,體例嚴謹,是研究針灸學的重要文獻。其中,針灸理論部分主要論述了針灸的起源、發展、作用、原理等內容。針灸方法部分則詳細介紹了各種針灸手法,並附有圖示。針灸方劑部分則收錄了各種針灸方劑,並附有用法、主治、禁忌等內容。

太乙神針的問世,對針灸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它不僅為後世學者研究針灸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料,而且也為臨床針灸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以下是《太乙神針備急灸法合編》中關於太乙神針的記載:

太乙神針,出《太乙神針備急灸法合編》。所含藥物,各家記載不一。近代處方多以艾絨、硫黃、乳香、沒藥、丁香、松香、桂枝、雄黃、白芷、川芎、枳殼、皂角、獨活、細辛等藥製成。使用時,點燃一端,用布七層包裹,按於應灸穴位或痛處。冷則易之,以灸之局部溫熱為度。用以治療風寒濕痹,痿弱無力,以及一般慢性虛寒病癥等。

太乙神針的功效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溫經散寒:太乙神針中含有大量的溫熱藥物,可以起到溫經散寒的作用,對於治療風寒濕痹、痿弱無力等症有一定的效果。
  • 活血化瘀:太乙神針中含有大量的活血化瘀藥物,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對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阻滯等症有一定的效果。
  • 消腫止痛:太乙神針中含有大量的消腫止痛藥物,可以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對於治療腫痛、瘡瘍等症有一定的效果。

太乙神針的使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 直接灸:將太乙神針點燃後,直接灸於穴位或痛處。
  • 隔姜灸:將太乙神針點燃後,放在生薑片上,再灸於穴位或痛處。
  • 隔鹽灸:將太乙神針點燃後,放在食鹽上,再灸於穴位或痛處。

太乙神針的使用禁忌主要有以下幾點:

  • 孕婦禁用。
  • 有出血傾向者禁用。
  • 對艾絨過敏者禁用。

太乙神針是一種具有一定療效的藥艾條,但在使用時也要注意它的禁忌。如果有相關症狀,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