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太陰頭痛」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太陰頭痛

太陰頭痛,又稱太陰頭風,是由太陰經氣血失調,痰濁上擾所致的頭痛。太陰經起自足大趾,結於內踝,上行沿小腿內側,經陰陵泉、地機、陰谷、三陰交、漏谷、然谷,最終入足太陰脾經。雖然太陰經不直接通達頭部,但與頭部有緊密關聯。

太陰頭痛的臨床表現為頭痛連續不斷,反覆發作,部位多在前額、兩側太陽穴或後頭部。伴隨的症狀包括頭脹、頭重、頭暈、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腹脹和便溏等。

太陰頭痛的治療主要包括健脾祛痰、通絡止痛。常用的方劑有蒼術白朮湯、半夏白朮天麻湯和三黃瀉心湯等。

太陰頭痛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如頭痛部位、性質、程度和伴隨症狀。此外,還可以通過舌苔和脈象等進行輔助診斷。

太陰頭痛的預防措施包括飲食宜清淡,避免過食肥甘厚味,以免生痰助濕。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緒激動,以免肝氣鬱結,化生痰濕。適當運動可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此外,定期進行體檢也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太陰頭痛是一種常見的頭痛疾病,如果出現頭痛的症狀,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