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癱瘓」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癱瘓,又稱“攤禐”,是指肢體軟弱無力,肌肉弛縱不收,難於活動或完全不能活動而言。《聖濟細錄》:“攤則懈惰而不能收攝,緩則弛縱而不能制物,故其證四肢不舉,筋脈關節無力,不可枝梧者,謂之攤;其四肢雖能舉動,而肢節禐弱,凭物力能運用者,謂之緩,或以左為攤,右為緩。”古代醫籍所稱的“因肢不用”、“四肢不舉”、“足不收”、“嚲曳”、“痿躄”等均屬本症範疇。此外,“偏枯”、“半身不遂”則為偏側癱瘓,另立專條討論。

【常見證候】

肺胃津傷癱瘓:外感發熱期,或發熱後,見上肢或下肢軟弱無力,手不能持物,足不能任地,甚則癱瘓,漸致肌肉瘦削,皮膚乾枯,心煩口渴,咳嗆痰少,手足心熱,兩顴紅赤,咽乾唇燥,尿短赤熱痛,舌紅而少津,苔黃,脈細數。

肝腎陰虛癱瘓:病勢緩慢,逐漸下肢或上肢痿弱不用,腰脊痠軟不舉,久則骨肉瘦削,有時麻木、拘攣,筋惕肉瞤,頭暈耳鳴,兩目昏花,遺精早泄,潮熱盜汗,兩顴潮紅,低熱,咽乾,尿少便乾,舌紅絳少津,脈弦細數。

濕熱浸淫癱瘓:四肢或雙下肢痿軟無力乃至癱瘓,肢體灼熱,得涼稍舒,身熱不揚,脘悶納呆,面黃身困,首如裹,顏面虛浮,口乾苦而粘,小便赤澀熱痛,舌紅,舌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

寒濕浸淫癱瘓:顏面水腫或虛浮晦滯,四肢困重,行動笨拙,乃至癱瘓,腰脊痠楚,脘悶納呆,泛惡欲吐,女子帶下,或有肌膚瘙癢,足跗微腫,舌體胖大,有齒痕,苔白膩,脈滑緩。

脾胃氣虛癱瘓:漸見下肢痿軟無力,以至癱瘓,少氣懶言,語聲低微,神疲倦怠,面色淡白無華,頭暈肢困,便溏,食少納呆,舌淡苔薄,脈細軟。

腎陽虛衰癱瘓:四肢痿癱,面色蒼白,眩暈耳鳴,倦怠乏力,腰痠腿軟,足跗微腫,四肢冰冷,陽萎遺精,皮膚毛髮脫落,出汗異常,舌淡白,尺脈弱。

瘀血阻絡癱瘓:多於外傷後立即出現下半身癱瘓,二便失禁或秘結,不知痛癢,足跗水腫,蒼白,皮膚枯而薄。繼而肌肉瘦削,肌膚甲錯,四肢不溫,胸腰或肌膚刺痛,舌質紅,或有瘀血斑點,脈沉細澀。

肝鬱血虛癱瘓:病人多愁善感,喜悲傷欲哭,一遇激怒則突發四肢癱瘓,然四肢肌肉雖久病亦多不瘦削,肌膚潤澤,伴兩脇脹痛,噯氣納呆,口苦,舌淡紅,脈弦細。

【鑒別分析】

肺胃津傷與肝腎陰虛癱瘓:肺胃津傷多由溫熱病邪引起,溫熱病邪犯肺,或病後餘熱未清,肺熱熏灼所致。《素問.痿論》曰“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躄也”。張子和亦云:“大抵痿之為病,皆因客熱而成。”溫熱病邪最易耗傷津液,肺朝百脈而為嬌臟,胃為水榖之海,津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