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痰包」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痰包,又名舌下痰包,是指舌下生痰包,綿軟不硬,作痛不安,甚或流出黃痰的病證。

本病之病因《外科正宗》卷四認為是:「痰飲乘火流行凝註舌下,結而匏腫而成。」

治宜清熱化痰,方用黃連溫膽湯加減。

可與重舌條互參。

以下是《外科正宗》卷四原文:

舌下痰包,其狀如小豆,綿軟不硬,作痛不安,甚或流出黃痰。此由痰飲乘火流行凝註舌下,結而匏腫而成。治宜清熱化痰,方用黃連溫膽湯加減。

黃連溫膽湯方

黃連三錢,黃芩三錢,膽星三錢,竹茹三錢,枳實三錢,炙甘草三錢,生薑三片,大棗五枚。水煎服。

本方以黃連、黃芩清熱燥濕;膽星、竹茹化痰;枳實、炙甘草理氣和中。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化痰、理氣和中的功效。

痰包的治療,除了藥物治療外,還可以通過針灸、推拿等中醫外治方法來進行治療。

針灸治療痰包,可以取穴合谷、內關、足三里、太沖等穴位,施以平補平瀉手法,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化痰散結。

推拿治療痰包,可以取穴天突、膻中、中脘、足三里、豐隆等穴位,施以推拿手法,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化痰散結。

痰包的治療,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由醫生進行綜合評估,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