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痰火眩暈」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痰火眩暈,病證名。見《赤水玄珠.眩暈門》。為眩暈較常見之證型。其發病因於痰火上蒙清陽所致。症見眩暈,頭目昏脹,噁心、泛吐痰涎,口苦心煩,溺赤,苔黃膩,脈弦滑。宜化痰降火,用黃連溫膽湯、清上丸等方。參見眩暈、痰暈等條。
痰火眩暈是指痰火上蒙清陽所致的眩暈。其主要症狀為眩暈、頭目昏脹、噁心、泛吐痰涎、口苦心煩、溺赤、苔黃膩、脈弦滑。治療宜化痰降火,可用黃連溫膽湯、清上丸等方。
痰火眩暈的病因是痰火上蒙清陽。痰火是指痰和火兩種病理因素的並存。痰是一種病理產物,是由飲食停滯、脾胃失健所生。火是一種病理性熱,是由情志不遂、飲食不節、勞倦過度等因素所致。痰火上蒙清陽,會導致清陽之氣不能上達於頭目,從而出現眩暈、頭目昏脹等症狀。
痰火眩暈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 眩暈:患者常常感到天旋地轉,頭重腳輕,站立不穩,甚至跌倒。
- 頭目昏脹:患者感到頭部脹痛,眼睛脹痛,視物模糊。
- 噁心、泛吐痰涎:患者常常感到噁心、想吐,並且會吐出痰涎。
- 口苦心煩:患者感到口苦、口乾,心煩意亂。
- 溺赤:患者小便發赤。
- 苔黃膩:患者舌苔黃膩。
- 脈弦滑:患者脈象弦滑。
痰火眩暈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 化痰降火:化痰降火是治療痰火眩暈的主要方法。常用的中藥有黃連、黃芩、半夏、陳皮、茯苓、白朮、生薑、大棗等。
- 清熱解毒:清熱解毒可以緩解痰火眩暈的症狀。常用的中藥有金銀花、連翹、板藍根、大青葉、蒲公英、夏枯草等。
- 健脾益胃:健脾益胃可以改善痰火眩暈的病因。常用的中藥有山藥、白朮、茯苓、甘草等。
- 疏肝理氣:疏肝理氣可以緩解痰火眩暈的症狀。常用的中藥有柴胡、白芍、香附、鬱金等。
痰火眩暈的預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 飲食清淡:飲食要清淡,避免吃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
- 規律作息:作息要規律,不要熬夜。
- 適當運動:適當運動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 保持心情舒暢: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痰火眩暈是一種常見的眩暈類疾病,其主要症狀為眩暈、頭目昏脹、噁心、泛吐痰涎、口苦心煩、溺赤、苔黃膩、脈弦滑。治療宜化痰降火,可用黃連溫膽湯、清上丸等方。痰火眩暈的預防方法主要有飲食清淡、規律作息、適當運動、保持心情舒暢等。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