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痰積」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痰積,病證名。九積之一。見《儒門事親》卷三。指痰濁積聚於胸膈之積證。《醫碥.積聚》:「痰積,症見麻木眩暈,痞悶嗜雜,其人平素多痰。」常兼有涕唾稠粘,咳咯難出,胸部隱痛,自覺從咽部至胃脘狹窄如線,頭暈目眩,腹中纍纍有塊等症。治當開胸滌痰除積。用導痰湯、竹瀝達痰丸等方。若證重而形氣俱實,選用控涎丹;胸膈痞悶甚、噁心欲吐者,可用探吐或瓜蒂散,促其吐出痰涎。參見積、痰證條。
痰積是由於飲食不節,情志不遂,痰濁內生,或外感風寒,內生痰飲,痰濁互結,壅塞胸膈所致。
臨床表現為胸膈痞悶,痰多不易咯出,頭暈目眩,噁心欲吐,舌苔白膩,脈滑或弦滑。
治療宜開胸滌痰,化痰散結。可用導痰湯、竹瀝達痰丸等方。若證重而形氣俱實,選用控涎丹;胸膈痞悶甚、噁心欲吐者,可用探吐或瓜蒂散,促其吐出痰涎。
痰積的預防方法包括:
- 飲食宜清淡,少食油膩、甜食,多吃蔬菜水果。
-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 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