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痰積發熱」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痰積發熱是一種病證名,指的是痰積中脘引致的發熱症狀。病因主要與飲食不節、情志不遂、勞倦過度等因素有關。

痰積發熱的病因

  • 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生冷油膩之物容易傷害脾胃,導致痰濕內生。
  • 情志不遂:憂思惱怒、肝氣鬱結,橫逆犯胃也可導致痰濕內生。
  • 勞倦過度:耗傷氣陰、脾胃功能失調同樣會導致痰濕內生。

痰積發熱的臨床表現

  1. 胸膈痞塞:患者感到胸部脹滿,呼吸不暢,甚至不能平臥。
  2. 背心疼痛:患者感到背部及心口部位疼痛,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
  3. 發熱惡寒:患者出現發熱,體溫多在38℃以上,伴有畏寒和怕冷。
  4. 口苦:患者感到口苦,口中黏膩,不易漱口。
  5. 嘔吐:患者常常出現嘔吐,嘔吐物多為清水樣或黃色黏液。
  6. 大便溏薄:患者出現大便溏薄,甚至腹瀉。

痰積發熱的治療及預防

痰積發熱的治療以化痰散結、清熱解毒為主,常用的方藥有三黃瀉心湯、半夏瀉心湯、瓜蔞薤白白酒湯等。

痰積發熱的預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飲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味、生冷油膩之物。
  2. 情志宜舒暢,避免憂思惱怒、肝氣鬱結。
  3. 勞逸宜適度,避免過度勞累、耗傷氣陰。
  4.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痰積發熱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如果治療不當,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患者在出現相關症狀時,應及時就醫,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