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痰積腹痛」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痰積腹痛,病證名。指腹痛因於脾胃功能失調,水濕蘊積成痰所致。《症因脈治》卷四:「痰積腹痛之證,時痛時止,利下白積,光亮不臭;或噁心眩運,或響如雷鳴。」《雜病源流犀燭.腹少腹病源流》:「痰積腹痛,下白物,時眩,喜熱湯,脈滑。……宜星半安中丸。」又根據其平素症情,眩暈噁心者,二陳湯;胸膈不舒,痰熱結於上焦,用濟生栝樓丸;下白積者,導痰湯;腹痛里實者,用滾痰丸。參見腹痛、內傷腹痛條。

痰積腹痛是由於脾胃功能失調,水濕蘊積成痰,阻滯於中焦,上犯心肺,下擾腸胃,導致腹痛、噁心、眩暈等症狀。

痰積腹痛的臨床表現主要有:

  1. 腹痛:多為隱痛、鈍痛,可伴有腹脹、噯氣、噁心、嘔吐等症狀。
  2. 眩暈:多為短暫性,可伴有頭痛、耳鳴、心悸等症狀。
  3. 白色粘痰:多為清稀、量少,可伴有咳嗽、痰中帶血等症狀。

痰積腹痛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並結合相關檢查,如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等。

痰積腹痛的治療以中醫中藥治療為主,常用方劑有二陳湯、導痰湯、星半安中丸等。

痰積腹痛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暴飲暴食,不吃生冷油膩食物。
  2. 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3. 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緒波動。
  4.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如果出現痰積腹痛的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