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痰積嗽」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痰積嗽

痰積嗽是一個指濕痰、食積之火凌肺而引起的咳嗽病症。它也被稱為痰食嗽、痰食積嗽、痰食火嗽、痰食火氣咳嗽、痰食火氣咳痰、痰食火氣咳痰嗽、痰食火氣咳痰嗽證。

根據《丹溪心法.咳嗽》的記載,痰積嗽是指濕痰、食積之火凌肺而引起的咳嗽。在治療上,應該清火化痰,消食降氣,常用的藥材有青黛、栝樓等,配合其他化痰消食的藥材一起使用。

痰積嗽的臨床症狀主要包括咳嗽、痰多色黃而粘、胸悶不舒、食慾不振、腹脹便溏、舌苔厚膩,脈滑或弦滑。

治療痰積嗽的方法主要是清火化痰、消食降氣。常用的處方包括青黛散、栝樓散、二陳湯、三子養親湯、保和丸等。

預防痰積嗽需要注意飲食清淡,避免吃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平時可以多做深呼吸運動,以增強肺部功能。

痰積嗽是中醫學中常見的一種咳嗽類疾病,其發病原因複雜,臨床表現多樣,治療方法也各有不同。因此,在治療痰積嗽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辨證施治,以達到最佳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