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痰結」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痰結,病證名。
1.指梅核氣。《金匱要略》以半夏厚樸湯主治「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則為早期之文獻載述。多因火邪灼津、燥痰粘結於咽所致。《明醫雜著.痰飲》:「喉中有物,咯不出,咽不下,此痰結也。」治宜散結化痰,除上述半夏厚樸湯外,亦可用加味甘桔湯合清化丸治療。參見梅核氣條。
2.指胸膈或脅下之痰結。《萬病回春.痰飲》:「胸膈有痰不化,元氣虛弱,津液乾燥,咯難得出,喘嗽身熱,痛難轉移者,是痰結也。……脅下有痰,作寒熱咳嗽,氣急作痛者,亦痰結也。」用栝樓枳實湯,或用節齋化痰丸加減。參見痰證條。
痰結的症狀:
1.梅核氣:咽喉中有異物感,如有魚刺卡住,不易咯出,也不能咽下,常伴有咳嗽、胸悶、氣短等症狀。
2.胸膈或脅下痰結:胸膈或脅下有腫塊,按之不痛,咳嗽、胸悶、氣短等症狀。
痰結的治療:
1.梅核氣:可用半夏厚樸湯、加味甘桔湯合清化丸等治療。
2.胸膈或脅下痰結:可用栝樓枳實湯、節齋化痰丸等治療。
痰結的預防:
1.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戒菸限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注意飲食衛生,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
3.適當運動,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4.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5.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