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痰結」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3-11-20

名詞介紹


痰結,病證名。

1.指梅核氣。《金匱要略[1]》以半夏厚樸湯主治「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則為早期之文獻載述。多因火邪灼津、燥痰粘結於咽所致。《明醫雜著[2].痰飲》:「喉中有物,咯不出,咽不下,此痰結也。」治宜散結化痰,除上述半夏厚樸湯外,亦可用加味甘桔湯[3]清化丸治療。參見梅核氣條。

2.指胸膈或脅下之痰結。《萬病回春[4].痰飲》:「胸膈有痰不化,元氣虛弱,津液乾燥,咯難得出,喘嗽身熱,痛難轉移者,是痰結也。……脅下有痰,作寒熱咳嗽,氣急作痛者,亦痰結也。」用栝樓枳實湯[5],或用節齋化痰丸加減。參見痰證[6]條。

痰結的症狀:

1.梅核氣:咽喉中有異物感,如有魚刺卡住,不易咯出,也不能咽下,常伴有咳嗽、胸悶、氣短等症狀。

2.胸膈或脅下痰結:胸膈或脅下有腫塊,按之不痛,咳嗽、胸悶、氣短等症狀。

痰結的治療:

1.梅核氣:可用半夏厚樸湯、加味甘桔湯合清化丸等治療。

2.胸膈或脅下痰結:可用栝樓枳實湯、節齋化痰丸等治療。

痰結的預防:

1.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戒菸限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注意飲食衛生,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

3.適當運動,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4.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5.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

參考資訊


  1. 金匱要略 - 教育百科 | 教育雲線上字典

  2. 明醫雜著(2009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_百度百科

  3. 加味甘桔汤 - 百度百科

  4. 萬病回春 - A+醫學百科

  5. 枳實湯_枳實湯的作用_枳實湯說明書_枳實湯的功效_中藥枳實湯配方_A+醫學百科

  6. 痰證 - A+醫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