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痰嘔」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痰嘔,病證名。一名痰飲嘔吐。《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
「病者素盛今瘦,腸中瀝瀝有聲,食入即嘔,食與飲並出,名曰痰嘔。」
參見痰飲嘔吐條。
痰嘔,是指由於痰飲停滯,阻遏清陽上逆,而引起的嘔吐。其主要臨床表現為嘔吐清稀痰液,或嘔吐物中帶有食物殘渣,伴有胸悶、咳嗽、氣喘等症狀。
痰嘔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飲食不節,過食生冷油膩之物,損傷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失常,痰飲內生。
- 情志不遂,肝氣鬱結,橫逆犯胃,導致痰飲內生。
- 外感風寒,寒邪束肺,肺失宣降,津液停聚而成痰飲。
- 久病體虛,正氣不足,痰飲內生。
痰嘔的治療,以化痰、祛飲、和胃、降逆為主。常用方藥有:
- 大棗:由半夏、茯苓、陳皮、甘草組成,具有化痰、祛飲、和胃、降逆的功效。
- 三子養親湯:由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生薑、大棗組成,具有化痰、祛飲、和胃、降逆的功效。
- 香蘇散:由蘇葉、香薷、薄荷、生薑、大棗組成,具有化痰、祛飲、和胃、降逆的功效。
痰嘔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飲食宜清淡,少食生冷油膩之物。
-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痰嘔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其他併發症,如肺炎、肺膿腫等。因此,一旦出現痰嘔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