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痰濕阻肺」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痰濕阻肺,病證名。指痰濕壅阻於肺,使肺氣不得宣降。症見咳嗽痰多,色白而稀容易咯出、胸膈滿悶、動則咳嗽加劇、氣喘痰鳴,[舌苔白膩](/dic/24394)或白滑,脈濡緩。方如二陳湯。
《素問·咳論》:“夫咳者,肺之逆氣也,逆氣則肺脹,肺脹則喘咳。”《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治》:“痰飲在肺,其人咳而痰多,胸膈滿,喘而不能臥,短氣,痰不得出,胸中煩悶,心下逆氣,溏泄,小便不利,四肢沉重,頭眩,目眩,耳聾,舌苔白滑,脈濡緩。”
痰濕阻肺的病因,主要有外感風寒、內傷飲食、情志不遂等。外感風寒,侵襲肺衛,肺失宣降,津液聚而成痰,痰濕阻肺;內傷飲食,過食肥甘厚味,生痰助濕;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氣鬱化痰,痰濕阻肺。
痰濕阻肺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咳嗽痰多,色白而稀容易咯出、胸膈滿悶、動則咳嗽加劇、氣喘痰鳴,舌苔白膩或白滑,脈濡緩。
痰濕阻肺的治療,以化痰、利水、宣肺為主。常用方劑有二陳湯、三子養親湯、苓桂朮甘湯等。
痰濕阻肺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 飲食清淡,少吃肥甘厚味。
-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如果出現咳嗽痰多、胸膈滿悶、氣喘痰鳴等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