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痰濕阻肺」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痰濕阻肺,是一種病證名,指痰濕壅阻於肺,使肺氣無法宣降。其症狀包括咳嗽痰多、呈白色且稀薄容易咯出、胸膈滿悶、動作時咳嗽加劇、氣喘痰鳴等,舌苔可能呈白膩或白滑狀,脈搏可能濕潤而緩慢。治療方面,常用的方劑為二陳湯、三子養親湯、苓桂朮甘湯等,主要目的是化痰、利水、宣肺。

痰濕阻肺的病因主要包括外感風寒、內傷飲食、情志不遂等。外感風寒侵襲肺衛,使得肺無法宣降,從而導致津液聚積形成痰濕阻肺;內傷飲食,例如過度食用肥甘厚味的食物,也會生成痰濕;情志不遂時,肝臟失去疏泄功能,從而導致氣鬱化痰,進而影響肺臟。

痰濕阻肺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咳嗽痰多、色白且稀薄容易咯出、胸膈滿悶、動作時咳嗽加劇、氣喘痰鳴等,舌苔可能呈白膩或白滑狀,脈搏可能濕潤而緩慢。

預防痰濕阻肺主要包括保持暖和,避免受寒;飲食方面應以清淡為主,減少肥甘厚味的攝入;情緒方面要保持舒暢,避免情緒激動;同時適度運動,增強體質。

如果出現咳嗽痰多、胸膈滿悶、氣喘痰鳴等症狀,應及早就醫,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