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痰瀉」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痰瀉,又稱痰泄,是一種由於痰濕阻滯腸道引起的泄瀉。其主要症狀為大便稀薄,色白而帶有黏液,並且常常伴有頭暈、噁心、胸悶、食欲不振等症狀。

痰瀉的病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由於肺部有痰,痰液下流至腸道,阻塞腸道,影響腸道蠕動,從而引起泄瀉;二是由於脾虛,脾失健運,不能運化水濕,導致水濕停留在腸道,引起泄瀉。

痰瀉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化痰祛濕。可以使用化痰祛濕的中藥,如半夏、茯苓、白朮、陳皮等。
  2. 健脾益氣。可以使用健脾益氣的中藥,如黃芪、黨參、白术等。
  3. 清熱利濕。可以使用清熱利濕的中藥,如金銀花、連翹、板藍根等。

痰瀉的預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戒菸戒酒,不暴飲暴食。
  2. 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油膩的食物。
  3.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4.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如果出現了痰瀉的症狀,應該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