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痰證發熱」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痰證發熱,病證名。因痰證所致之發熱。《證治匯補.發熱》:「痰證發熱,向夜大作,天明漸止,必兼胸膈不快,噁心不食,肢倦體瘦。蓋痰滯中宮,阻滯升降,故噁心痞滿。血無所滋,故夜分轉甚。津液不化而體瘦,氣血滯而倦怠。均宜健脾化痰、寬中清火,則痰利而熱除矣。如果實痰為患,滾痰、化痰二丸,皆可選用。」
痰證發熱,是由於痰飲內停,阻遏氣機,影響氣血運行,導致發熱的病證。其臨床表現為發熱,多在夜間加重,白天減輕,伴有胸悶、噁心、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狀。
痰證發熱的治療,以健脾化痰、寬中清火為主。可選用二陳湯、三子養親湯等方藥。
痰證發熱的預防,應注意飲食清淡,少食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暢,避免過度勞累。
痰證發熱是中醫內科常見病證,其病因病機複雜,臨床表現多樣,治療方法也各有側重。在治療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辨證施治,以取得最佳療效。
以下是痰證發熱的古籍原文:
《證治匯補.發熱》:「痰證發熱,向夜大作,天明漸止,必兼胸膈不快,噁心不食,肢倦體瘦。蓋痰滯中宮,阻滯升降,故噁心痞滿。血無所滋,故夜分轉甚。津液不化而體瘦,氣血滯而倦怠。均宜健脾化痰、寬中清火,則痰利而熱除矣。如果實痰為患,滾痰、化痰二丸,皆可選用。」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