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痰阻經行後期」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痰阻經行後期

痰阻經行後期是指婦女因痰濁壅遏胞宮,導致經血下行受阻,經行錯後出現血色淡、質稠粘,以及平素帶下量多、心悸頭眩等症狀的病證。

病因

痰阻經行後期的病因主要與痰濁的形成有關。痰濁形成的原因包括:

  • 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
  • 情志不遂,肝氣鬱結;
  • 脾失健運,水濕內停。

痰阻經行後期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經行錯後:平素月經週期正常的婦女突然出現經行錯後,經期延長或經血淋漓不止,經血量少或色淡質稠粘。
  2. 血色淡、質稠粘:痰阻阻礙經血下行,經血質地變得粘稠,顏色變得淡白。
  3. 平素帶下量多:痰濁內生,影響脾胃運化功能,導致水濕內停,形成帶下。帶下量多,色白而稠,質地粘膩。
  4. 心悸頭眩:痰濁阻礙經血下行,影響氣血運行,導致氣血不暢,出現心悸和頭眩症狀。

治療方法

痰阻經行後期的治療主要以健脾除濕、化滯導痰為主。常用藥物包括六君子湯加蒼術、香附、南星。

  • 六君子湯具有健脾益氣、化濕和胃的功效;
  • 蒼術具有燥濕化痰、行氣利水的功效;
  • 香附具有理氣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
  • 南星具有化痰散結、止痛安神的功效。

預防方法

痰阻經行後期的預防包括:

  1. 飲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味,多吃蔬菜水果。
  2. 情志宜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3.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4. 定期檢查,及早發現和治療疾病。

如果不及時治療痰阻經行後期,可能會引發一系列併發症,例如不孕不育、痛經和月經不調等。因此,一旦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