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湯衡>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湯衡,南宋時期著名醫家,祖籍東陽(今屬浙江),出身於醫學世家。其祖父湯民望、父親湯麟皆為進士,並精通醫術,尤其擅長兒科。湯氏家族醫學淵源深厚,湯衡承襲家學,於兒科領域尤有建樹。

湯民望曾撰《嬰孩妙訣》九十九卷,內容涵蓋小兒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及方藥運用,為宋代重要兒科專著。《宋史·藝文志》亦記載此書,題為《湯民望嬰孩妙訣論》,足見其影響力。此外,湯衡另著有《博濟嬰兒寶書》(又名《明驗方》)二十卷,書中收錄諸多臨床驗方,針對小兒常見病症如驚風、疳積、吐瀉等提出具體治法,反映宋代兒科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惜兩書均已散佚,僅能從後世醫籍引文中窺見部分內容。

從中醫學角度而言,湯氏家族對兒科的貢獻,體現了宋代醫家對小兒「稚陰稚陽」體質的深入認識。小兒臟腑嬌嫩,易虛易實,用藥需輕靈平和,湯衡著作中強調辨證精準、方藥簡效,符合中醫「因人制宜」的治療原則。其學術思想可能融合了當時盛行的「錢乙學派」理論,重視調理脾胃與五行生剋,對後世兒科發展有一定啟發。

湯衡的醫學實踐,不僅承襲家傳經驗,亦反映南宋醫家對實證醫學的重視。其著作雖佚,但透過歷代醫書轉引,仍可推測其內容結合了理論闡述與臨床實錄,為研究中醫兒科史的重要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