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湯潑火燒」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湯潑火燒,病證名。因沸水、油所燙,或被火燒灼肌膚所致之瘡傷。出《太平聖惠方》卷九十一,證治參見燒傷條。
湯潑火燒,又稱湯火傷,是指因沸水、油等高溫液體或固體物質,不慎潑灑或濺落於皮膚表面,造成皮膚組織的損傷。湯潑火燒的程度,取決於高溫液體或固體物質的溫度、接觸皮膚的時間長短、以及皮膚的部位等因素。輕度湯潑火燒,僅會造成皮膚表面的紅腫、疼痛,嚴重者則可能導致皮膚潰爛、壞死,甚至危及生命。
湯潑火燒的治療,首先要儘快將高溫液體或固體物質從皮膚上移除,並用大量冷水沖洗傷口,以降低皮膚的溫度,減輕疼痛。如果傷口較大,或有明顯的皮膚損傷,則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
湯潑火燒的預防,最重要的是注意安全,避免接觸高溫液體或固體物質。在使用熱水、油等物品時,要小心謹慎,避免不慎潑灑或濺落於皮膚表面。如果不慎發生湯潑火燒,要立即用大量冷水沖洗傷口,並儘快到醫院就診。
以下是《太平聖惠方》卷九十一中關於湯潑火燒的治療方法:
湯潑火燒是一種常見的皮膚損傷,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觸高溫液體或固體物質,以防發生湯潑火燒。如果不慎發生湯潑火燒,要立即用大量冷水沖洗傷口,並儘快到醫院就診。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