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湯望久>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湯望久,字來蘇,清代浙江石門人,具體生平事蹟已不可詳考,然其於中醫學之貢獻,主要體現於對朱丹溪學說的整理與傳播。湯氏曾校輯《脈因證治》二卷,此書內容多摘錄自朱丹溪之著作,如《丹溪心法》、《格致余論》、《金匱鈎玄》等,系統性地彙編丹溪學派之診療思想,對後世研究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朱丹溪為金元四大家之一,主張「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強調滋陰降火之法,其學說對後世溫病學派影響深遠。湯望久所輯《脈因證治》,不僅保留丹溪原書精要,更透過分類編排,突顯「脈、因、證、治」四者之關聯,體現中醫辨證論治之核心精神。書中論述涵蓋內科雜病、婦科、兒科等範疇,如痰飲、鬱證、火熱病等,皆詳析病因病機,並附方藥加減,反映丹溪擅長調理氣血、疏瀉相火之特色。

此外,湯氏校輯之舉,亦反映清代醫家對前人學術的繼承與整理風氣。其著作雖非原創,然透過系統化彙編,使丹溪散見於各書的理論與驗案得以集中流傳,對中醫學術脈絡的延續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