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唐大烈>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唐大烈(清代醫家)
生平與背景
唐大烈(生卒年不詳),字立三,號笠山,又號林嶝,清代江蘇長州(今蘇州)人。其生平事蹟流傳不多,然以其所輯《吳醫匯講》一書聞名於醫林。曾任典獄官,在任期間常為獄中犯人診治疾病,展現其醫者仁心。
醫學貢獻
唐大烈最為重要的醫學貢獻在於編纂《吳醫匯講》一書。此書仿效康熙年間過繹之所輯《吳中醫案》之體例,廣泛收錄江浙地區四十餘位醫家的醫學論著,共計百餘篇。其內容涵蓋:
- 醫學理論探討:包括對《內經》、《傷寒論》等經典的闡釋
- 臨床專題評論:針對當時常見病證的診治心得
- 驗方彙編:收錄各醫家臨床有效方劑
- 醫史考證:對歷代醫家學說的考據與辨正
- 醫事筆記:記錄醫林軼事與臨床見聞
《吳醫匯講》的特色與價值
此書刊行於1792至1801年間,具有以下特點:
- 地域性醫學集成:集中反映清代中期吳中地區(江浙一帶)的醫學發展狀況
- 早期醫學刊物性質:被視為中國醫學史上具有期刊雛形的文獻
- 學術交流平台:促進當時醫家之間的學術交流與經驗分享
- 文獻保存功能:許多醫家的論著賴此得以保存流傳
學術影響
唐大烈通過《吳醫匯講》的編纂,不僅保存了大量珍貴的醫學資料,更為後世研究中醫藥學發展,特別是清代吳中醫派的學術特色提供了重要參考。該書所體現的集體智慧與學術開放性,在中國醫學文獻史上具有獨特地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