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唐大烈>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唐大烈(1731年-1801年),字立三,號笠山,一號林嶝。長州(今江蘇蘇州)人。
唐大烈幼年喪父,家境貧寒,但他刻苦好學,博覽群書,精通醫學。他曾任典獄官,併為獄中犯人診病;仿效康熙年間過繹之所輯《吳中醫案》一書,將江浙地區40餘名醫家的文章約百篇彙集起來,其內容包括有醫學論述、專題評論、驗方、考證,筆記等,名為《吳醫匯講》(1792-1801刊),為具有醫學刊物性質的早期文獻,保存了不少資料,於當時醫林交流切磋,亦有裨益。
唐大烈的醫學思想主要體現在《吳醫匯講》中。他認為,醫學要以經方為本,但也要根據臨床實際靈活變通。他主張辨證論治,重視整體觀念,強調治病要從整體入手,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辨明病因、病性、病位,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法。他還提出了“治病必求其本”的治療原則,認為只有找出疾病的本源,才能對症下藥,取得良好的療效。
唐大烈的醫學思想對後世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他是清代著名的醫學家,也是吳中醫學的代表人物之一。
以下是《吳醫匯講》中的部分內容:
- “醫學之道,必先明其源流,然後可以知其本末。經方之學,為醫學之源流,故學醫者,必先明經方。”
- “治病必求其本,本者,病之所由生也。知其本,則可以治其病;不知其本,則無從治其病。”
- “治病之法,必先辨其證,證者,病之所現也。辨其證,則可以知其病;不知其證,則無從知其病。”
- “治病之法,必先明其治,治者,病之所宜也。明其治,則可以治其病;不知其治,則無從治其病。”
唐大烈的醫學思想對後世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他是清代著名的醫學家,也是吳中醫學的代表人物之一。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