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唐黌>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唐黌
唐黌,字芹洲,一字玉峰,清代著名外科醫家,江蘇崑山人。其醫術精湛,尤擅外科,博採眾家之長,致力於整理與傳播外科醫學知識,對清代外科學發展貢獻卓著。
學術成就與著作
唐黌精研歷代外科典籍,擷取其中精要,編纂成書,以利後學。其代表著作如下:
- 《外科心法》十卷(1775年)
此書匯集明代三大外科名著——王肯堂《證治準繩·瘍醫》、陳實功《外科正宗》、祁廣生《外科大成》之精華,擇其簡明實用者輯錄而成。內容涵蓋瘡瘍辨證、治法方藥、針灸外治等,系統性強,為外科臨床重要參考。 - 《外科選要》二卷(1776年)
為便於初學者入門,唐黌進一步精簡外科理論與技術,編成此書。書中重點闡述常見外科病症的診治要點,語言淺顯,條理清晰,成為清代外科教學的重要範本。
學術思想與影響
唐黌繼承並發展了明清外科學派的思想,強調「辨證求因,審因論治」。其著作中體現以下特點:
- 重實證與實用:以臨床實踐為核心,摒棄繁瑣理論,注重方藥與外治法的實際操作。
- 融匯各家:綜合《外科正宗》的「托補法」與《外科大成》的「清消法」,提出靈活運用攻補兼施的原則。
- 重視局部與整體關係:主張外科病症需結合全身氣血陰陽調理,體現中醫「整體觀」。
唐黌的著作流傳廣泛,對後世外科醫家如高秉鈞、吳謙等均有啟發,其簡明扼要的編撰風格,亦推動了中醫外科知識的普及與傳承。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