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唐永卿>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唐永卿

唐永卿,元代著名醫家,其先世隨宋高宗南渡(西元1126年),遷居浙江紹興,世代為醫官,家學淵源深厚。唐氏於元貞年間(1295-1296年)出任平江路醫學教授,後定居嘉定(今屬上海市),其醫術與學術影響深遠,後世子孫承襲醫業,名醫輩出,形成醫學世家。

學術背景與貢獻

唐永卿所處的元代,中醫學承襲宋金之學,並融合北方醫學特色,形成獨特的理論與臨床體系。其家族世代為醫官,深受官方醫學教育影響,故唐氏不僅精於臨床診療,亦重視醫學教育與傳承。擔任平江路醫學教授期間,他致力於培養醫學生,推動地方醫學發展,對元代醫學教育體系有重要貢獻。

醫學思想與特色

  1. 家傳醫學的延續
    唐氏家族醫學以實證與臨床經驗見長,結合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等官方醫書的理論,重視方劑的實用性與療效。唐永卿承襲此傳統,擅長內科雜病與婦科調理,尤以辨證精準、用藥靈活著稱。
  2. 融合南北醫學
    元代醫學受南北地域差異影響,唐永卿身處江南,吸收北方醫學的峻烈之法與南方溫補之術,形成兼顧攻補的治療風格。其用藥注重因地、因人制宜,反映元代醫學的融合特色。
  3. 重視脈診與辨證
    唐氏臨床注重脈診,認為「脈為醫之關鍵」,強調透過脈象變化判斷病機,並結合症狀綜合分析,體現中醫「四診合參」的辨證思維。

後世影響

唐永卿的醫學成就不僅限於個人,其子孫繼承醫業,延續家族醫學傳統,使唐氏醫術在江南地區廣為流傳。元代醫學教授一職多由學養深厚的醫家擔任,唐氏出任此職,顯示其學術地位與官方認可,對後世醫學教育與臨床實踐均有深遠影響。

唐永卿的生平與醫術,展現了元代醫家在醫學傳承與創新中的角色,其家族醫學的延續,亦為中醫世家文化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