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桃花斑」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桃花斑

證名,指斑疹呈現鮮紅色,狀如桃花者。此證首見於《溫疫論補注》卷上,屬溫病範疇,多因熱毒深入血分,迫血外溢肌膚所致。

病因病機

桃花斑的形成,主要與溫熱病邪內傳營血有關。熱毒熾盛,燔灼血分,導致血熱妄行,外發肌膚而為斑疹。其色紅艷如桃花,反映熱毒熾盛、血分受灼之象。此證常見於溫疫、溫毒或傷寒化熱入裏等病證過程中。

臨床表現

  • 斑疹色澤鮮紅,形如桃花,分布於胸腹或四肢。
  • 多伴隨高熱、煩渴、神昏譫語、舌絳少苔或舌質深紅等血分熱盛之象。
  • 嚴重者可見衄血、吐血、便血等出血症狀。

治法與方藥

治療以清營涼血、解毒化斑為主,根據病情輕重選用以下方劑:

  1. 黃連解毒湯合白虎湯

    • 適用於氣分熱盛未解,兼見血分熱熾者。
    • 黃連解毒湯(黃連、黃芩、黃柏、梔子)清瀉三焦火毒,白虎湯(石膏、知母、粳米、甘草)清氣分大熱。
  2. 犀角地黃湯

    • 專治熱入血分,斑色紫赤,或兼見吐衄、發狂等症。
    • 以犀角(現多用水牛角代)、生地黃、赤芍、牡丹皮為主,涼血散瘀。
  3. 舉斑湯

    • 出自《溫疫論》,適用於溫疫發斑,熱毒鬱伏不能透發者。
    • 方中升麻、白芷、柴胡等藥助斑外透,配合當歸、赤芍活血和營。

相關概念辨析

桃花斑屬中醫「斑疹」範疇,與「陽斑」「陰斑」等證需加以區別:

  • 陽斑:多由熱毒熾盛所致,斑色鮮紅,治宜清熱涼血。
  • 陰斑:多因虛寒或氣不攝血,斑色淡紅或紫暗,治宜溫補。

桃花斑為陽斑之一種,其辨證關鍵在於斑色紅艷及血分熱盛的全身見症。歷代醫家如吳又可、葉天士等對溫病發斑均有詳述,可結合衛氣營血辨證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