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陶針」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陶針,又稱瓷針,是一種中醫針灸器具。古代以陶瓷碎片代針砭刺。《本草綱目》:「以瓷針治病,亦砭之遺意也。」現多不用。

陶針的製作方法是,將陶瓷碎片磨成針狀,然後用火燒至紅熱,再用於針灸。陶針的使用方法與針灸針相似,但由於陶針的質地較硬,因此在使用時需要格外小心,以免損傷皮膚。

陶針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本草綱目》記載:「陶針能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陶針可以刺激皮膚和穴位,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代謝,從而起到保健作用。

陶針的使用禁忌是,不宜用於孕婦、體弱多病者和皮膚有炎症者。此外,在使用陶針時,要注意消毒,以免引起感染。

陶針是中醫針灸中一種重要的器具,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由於陶針的質地較硬,因此在使用時需要格外小心,以免損傷皮膚。如果有需要,可以諮詢中醫師,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陶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