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套管式皮膚針」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套管式皮膚針

套管式皮膚針為皮膚針之一種,外形呈圓柱狀,上端設有彈簧裝置,操作時按壓頂部,可使底部小孔彈出數枚細針,以淺刺皮膚表面,達到治療效果。此針具設計精巧,針體細短,刺入淺表,刺激輕微,尤適用於小兒或畏懼針刺之患者,能減輕其心理負擔,同時發揮治療作用。

在中醫理論中,皮膚針療法隸屬於「淺刺法」,其作用機理基於經絡學說。人體經絡系統內聯臟腑,外絡肢節,而皮膚為經氣散布之表淺部位,透過輕刺激皮部,可激發經氣運行,調和氣血,疏通經絡,進而調整臟腑功能。套管式皮膚針之設計,結合了傳統針刺理論與現代器械便利性,使操作更為簡便、安全。

此類針具常用於治療皮膚疾患、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及某些慢性病,如頑固性蕁麻疹、小兒疳積、失眠等。其刺激程度較毫針輕緩,故亦適合體質虛弱或對疼痛敏感者。臨床運用時,多配合循經叩刺或局部重點刺激,以增強療效。

套管式皮膚針體現中醫「輕淺刺激」之治療思想,兼具實用性與適應性,為現代中醫器械發展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