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傳心疽」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傳心疽是一種癰疽,主要發生在四肢、背部、臀部等部位。傳心疽常發生在脅下的京門穴和帶脈穴間,初起時會感到痛癢如針刺,且脅下不能轉側,有時也伴隨寒熱感。

傳心疽的主要病因是外邪入侵,痰濕生成,痰濕滯留在肌膚中,熱毒化生,毒邪侵入心包,導致心包積熱,失去濡養作用,從而引發傳心疽。

傳心疽的臨床表現包括:

  1. 受影響部位的皮膚出現紅腫熱痛,並且有明顯的壓痛感。

  2. 全身可能出現發熱、寒戰、頭痛、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

  3. 因心包積熱、心包失去濡養作用,可能引起心悸、胸悶、呼吸短促、失眠等症狀。

  4. 一些患者可能出現神志不清、抽搐、昏迷等症狀。

治療傳心疽的重點是清熱解毒、化痰散結、養心安神。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以下方劑:

  1. 犀角地黃湯:成分有犀角、地黃、黃連、黃芩、山梔子、當歸、白芍、川芎、甘草。

  2. 清心蓮子飲:成分有連翹、金銀花、板藍根、大青葉、蒲公英、黃連、黃芩、山梔子、赤芍、丹參、麥冬、生甘草。

  3. 癰疽散:成分有大黃、黃連、黃芩、山梔子、皁角刺、穿山甲、白花蛇舌草、地丁、紫花地丁、金銀花、連翹、板藍根、蒲公英、大青葉、野菊花、紫草、甘草。

傳心疽的預後取決於病情的嚴重程度和治療的及時性。若病情輕微且得到及時治療,可以治癒。但若病情嚴重且未及時治療,可能會帶來嚴重後果,甚至危及生命。

因傳心疽是一種嚴重的皮膚病,患者應盡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