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太陽病」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3-11-20

名詞介紹


陽病,病名。六經病[1]之一。出《傷寒論》。太陽[2]病包括經證腑證。多由外感[3]風寒[4]所致。經病包括太陽中風太陽傷寒,腑病包括太陽蓄水證和太陽蓄血證。詳太陽中風、太陽傷寒傷寒蓄血證等條。

太陽病[5]六經病之一,是指由於感受外邪,在太陽經所出現的病證。太陽病的發病多由外感風寒所致,其臨床表現以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無汗、脈浮等為主要特徵。太陽病的治療原則是解表散寒,發汗解肌

太陽病的經證包括太陽中風和太陽傷寒。太陽中風是指由於感受風寒之邪,侵犯太陽經所引起的病證。其臨床表現以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無汗、脈浮為主要特徵。太陽傷寒是指由於感受風寒之邪,侵犯太陽經,並在太陽經停留較久,導致陽氣受損所引起的病證。其臨床表現以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無汗、脈浮為主要特徵,但發熱較高,汗出較多,脈浮緊。

太陽病的腑證包括太陽蓄水證和太陽蓄血證。太陽蓄水證是指由於感受風寒之邪,侵犯太陽經,導致太陽經水液運行不暢,水液停聚於太陽經所引起的病證。其臨床表現以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無汗、脈浮為主要特徵,但伴有胸悶腹脹嘔吐泄瀉等水液停聚的症狀。太陽蓄血證是指由於感受風寒之邪,侵犯太陽經,導致太陽經血液運行不暢,血液停聚於太陽經所引起的病證。其臨床表現以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無汗、脈浮為主要特徵,但伴有胸悶、心悸、氣短、血壓升高等血液停聚的症狀。

太陽病的治療原則是解表散寒,發汗解肌。治療時可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如太陽中風,可用麻黃湯[6]桂枝湯等發汗解表的方法治療;太陽傷寒,可用葛根湯白虎湯清熱解表的方法治療;太陽蓄水證,可用五苓散、苓桂甘姜湯等利水滲濕的方法治療;太陽蓄血證,可用桃紅四物湯當歸四逆湯等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療。

太陽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其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治療方法也因人而異。因此,在治療太陽病時,一定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以免延誤病情。

參考資訊


  1. 中醫診斷學/六經病的傳變 - A+醫學百科

  2. 太阳(太阳系中心的恒星)_百度百科

  3. 外感 - 医学百科

  4. 风寒_百度百科

  5. 太陽病 - A+醫學百科

  6. 麻黃湯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