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痰胎」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痰胎
痰胎為中醫婦科病證之一,屬假孕範疇。此證多因婦人素體陽盛,痰濕內蘊,痰濁之邪趁月經初淨、胞宮空虛之際,內侵子宮,與血相搏,結聚胞中,以致經閉不行,腹部膨大,狀如懷孕,然實非胎孕。
病因病機
- 痰濕內盛:患者平素火盛多痰,痰濁壅滯,阻遏氣機,影響衝任氣血運行。
- 胞宮空虛:月經剛淨,血海空虛,痰濁乘虛內襲,與殘留之血相結,形成痰瘀互結之勢。
- 氣血失調:痰瘀阻滯,衝任不通,經血不得下行,故見閉經;痰濁壅滯腹中,故腹大如孕。
臨床表現
- 月經閉止,腹部日漸膨大,形似妊娠,但無胎動。
- 或伴胸悶脘痞,嘔惡痰涎,舌苔白膩或黃膩,脈滑或弦滑。
治法
以化痰祛濕、活血通經為主,使痰濁得下,氣血調暢,則經閉腹脹自消。
常用方劑
-
蒼附導痰丸
- 組成:蒼朮、香附、陳皮、半夏、茯苓、甘草、膽南星、枳殼、生薑。
- 功效:燥濕化痰,行氣解鬱,適用於痰濕壅盛、氣機不暢之證。
-
二陳湯合芎歸湯
- 二陳湯(陳皮、半夏、茯苓、甘草)以化痰燥濕,健脾和中;
- 芎歸湯(川芎、當歸)以養血活血,調衝任。
- 兩方合用,痰血並治,標本兼顧。
辨證要點
痰胎之證,需與真實妊娠及血瘀經閉相鑑別:
- 與妊娠之別:妊娠者,脈多滑數有力,且有胎動;痰胎則無胎象,脈多滑而兼弦。
- 與血瘀經閉之別:血瘀者,少腹多硬痛拒按,舌紫暗或有瘀斑;痰胎則以痰濕證候為主,如苔膩、嘔惡等。
此證關鍵在於痰濁作祟,故治療當以化痰為先,佐以調血,使痰消血行,則諸症自愈。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