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痰泄」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痰泄,病證名。見《醫宗必讀.泄瀉》。即痰瀉。參見該條。
痰泄,又稱痰瀉,是指由於痰飲內停,阻遏脾胃運化,導致大便溏薄,色白,質稀,或夾有白色泡沫,或伴有腹脹、噯氣、噁心、嘔吐等症狀的一種病證。
痰泄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 飲食不節,過食生冷油膩、肥甘厚味之品,損傷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失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氣血,而化生痰飲。
- 情志不遂,憂思惱怒,肝氣鬱結,橫逆犯脾,亦可導致脾胃運化失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氣血,而化生痰飲。
- 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熱等邪氣侵襲人體,內傷脾胃,亦可導致脾胃運化失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氣血,而化生痰飲。
痰泄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 大便溏薄,色白,質稀,或夾有白色泡沫。
- 腹脹、噯氣、噁心、嘔吐。
- 身體消瘦,面色萎黃,精神不振。
- 舌苔白膩,脈滑。
痰泄的治療以健脾化痰、行氣利水為主。常用方藥有二陳湯、三子養親湯、香砂六君子湯等。
痰泄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 飲食宜清淡,少食生冷油膩、肥甘厚味之品。
- 情志宜舒暢,避免憂思惱怒。
- 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外感六淫。
-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痰泄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貧血、消瘦等嚴重後果。因此,一旦出現痰泄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