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天河」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天河
天河,又稱天河水,為中醫推拿穴位名,屬小兒推拿常用穴位之一。其定位於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屬手厥陰心包經所過之處。此穴性涼,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煩、涼血安神之效,臨床多用於治療小兒外感發熱、煩躁不安、口舌生瘡、夜啼等熱證。
操作手法
- 清天河水:以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稱為「清天河水」。此法性平和,能清衛分、氣分之熱,適用於外感風熱或內傷低熱。
- 打馬過天河:先以中指運內勞宮,再以食、中二指蘸涼水,從總筋穴(腕橫紋中點)起交替彈打至洪池穴(肘橫紋中點),同時吹氣隨之。此法清熱力較強,多用於高熱煩渴、實熱證候。
中醫理論基礎
天河水位於心包經循行路徑,心包代心受邪,與心神相關。通過推拿此穴,可調節心火過亢,引熱下行,達到「水火既濟」之效。此外,天河水的操作結合了經絡理論與五行學說,其清瀉作用符合「熱者寒之」的治療原則。
臨床應用
- 外感發熱:配合開天門、推坎宮等手法,增強解表退熱之效。
- 心火亢盛:若見口瘡、尿赤,可配伍清心經、退六腑等穴。
- 驚風夜啼:與搗小天心、揉五指節同用,以安神鎮驚。
天河穴作為小兒推拿要穴,體現了中醫「輕靈透達」的治療特色,尤其適合稚陰稚陽之體,避免藥物攻伐之弊。其操作簡便,療效顯著,歷代醫家多有記載,如《小兒推拿廣意》即詳述其用法。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