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天牝」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天牝

天牝,又稱「玄牝」,為中醫學中鼻之別稱,首見於《景岳全書·卷二十七》,其文載:「鼻為肺竅,又曰天牝。乃宗氣之道,而實心肺之門戶。」此名不僅揭示鼻與肺臟的密切關聯,更蘊含中醫對呼吸、氣機運行的核心理論。

天牝與臟腑經絡之關係

  1. 肺竅之主:中醫認為「肺開竅於鼻」,天牝為肺氣出入之門戶。肺主氣司呼吸,鼻之功能正常與否,直接反映肺氣盛衰。若肺氣宣發失常,可見鼻塞、流涕、嗅覺減退等症。
  2. 宗氣通道:宗氣由水穀精微與自然清氣相合而成,積於胸中,推動呼吸與心血運行。天牝為清氣吸入之要道,故《靈樞·邪客》稱「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鼻之通暢與否,關乎宗氣生成與布散。
  3. 心肺門戶:鼻與心肺相通,肺主氣,心主血,氣血相輔而行。天牝功能異常,可能影響心血運行,如鼻衄(鼻出血)常與肺熱或心火亢盛相關。

天牝與經絡連結

足陽明胃經「起於鼻之交頞中」,手陽明大腸經亦「上挾鼻孔」,顯示天牝與脾胃、大腸等臟腑通過經絡相連。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鼻之滋潤需賴脾氣上輸,故臨牀見鼻乾、鼻瘡者,或責之脾陰不足或胃火上炎。

天牝在診斷中的意義

中醫望診重視鼻部色澤與形態:

  • 色青:多主寒證或氣滯血瘀。
  • 色赤:常見於肺胃熱盛。
  • 鼻柱潰陷:見於梅毒或麻風等癘風病,提示毒邪深伏。

天牝的養生與調護

雖不涉治療建議,然傳統養生強調「呼吸吐納」以調和天牝之氣。如《黃帝內經》提倡「呼吸精氣,獨立守神」,透過深長勻細的呼吸,助宗氣充盈,維繫心肺功能。

天牝一詞,體現中醫「天人相應」之理念,將鼻喻為天地清氣匯入之牝門(陰性門戶),突顯其在氣機升降中的樞紐地位。此類古典術語,不僅承載理論深意,亦為臨牀辨證提供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