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天蛇頭」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天蛇頭
天蛇頭,又稱蛇頭疔、天蛇毒,為中醫外科常見病證之一,屬疔瘡範疇。此病首載於《證治準繩·外科》卷三,後世醫家如《外科正宗》等亦詳述其證治。
病因病機
天蛇頭多因火毒蘊結或外傷染毒所致。手部為諸陽經交會之處,若因針刺、竹木刺傷或蟲咬等外傷,邪毒乘虛而入,蘊結於指端,化熱生火,阻滯經絡,氣血壅滯,遂發為腫痛。其病位多在手指末端,尤以中指為常見,然其他手指亦可罹患。
臨床表現
初起患指焮紅腫脹,疼痛劇烈,甚則跳痛徹心,患者常夜不能寐。隨病情發展,局部可化膿潰破,若毒邪深入,恐傷及筋骨。其腫勢高突,色赤而亮,形如蛇頭,故名「蛇頭疔」。
治法方藥
-
初起期:
- 宜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外科正宗》主張用雄黃散外敷,以雄黃、白礬等藥研末調塗,取其解毒消腫之效。
- 內服可選五味消毒飲(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加減,以清解熱毒。
-
成膿期:
- 膿熟宜切開排膿,外敷提膿祛腐藥如九一丹,促其膿出毒泄。
-
潰後期:
- 若潰後久不收口,氣血虧虛者,可內服托裡消毒散,益氣養血、生肌斂瘡。
古籍論述
- 《證治準繩·外科》指出此病「發於手指,毒盛則痛徹心髓」。
- 《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進一步闡明其形「如蛇頭,赤腫焮痛」,並強調「速治為要,遲則傷筋蝕骨」。
天蛇頭為陽證熱毒之患,治療當以清熱解毒為主,兼顧外治與內服,以防毒邪內陷。歷代醫家對其辨治積累豐富經驗,至今仍為中醫外科臨床重要參考。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