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天庭」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天庭

1. 人體部位名
天庭,又稱「闕庭」,位於額部中央,屬頭面部重要區域。在中醫望診中,天庭為觀察頭面部疾患的重要部位之一。《靈樞·五色》記載:「庭者,顏也。」意指天庭代表顏面的整體狀態;又云:「庭者,首面也。」說明天庭與頭面部的健康密切相關。中醫認為,天庭的色澤、形態變化可反映臟腑氣血盛衰,尤其與心、腦功能相關。若天庭色澤紅潤明亮,多提示氣血充盈;若晦暗無華,則可能為氣血不足或邪氣內蘊之象。

2. 推拿穴位名
在推拿學中,天庭又稱「天門穴」或「三門穴」,為小兒推拿常用穴位之一。據《幼科推拿秘書·穴象手法》記載:「天庭穴,即天門,又名三門。」此穴位於額部,自眉心至前髮際正中線,具有疏風解表、開竅醒神之效。臨床多用於治療小兒外感發熱、驚風、頭痛等症,常配合「開天門」手法操作,以達到調和陰陽、疏通經絡的作用。

3. 氣功術語
在氣功與道家修煉中,天庭指兩眉之間的部位,即「印堂」所在。《雲笈七簽》卷十七《黃庭內景經》提到:「天庭地關列斧斤。」其註解明確指出:「兩眉間為天庭。」此區域在氣功修煉中被視為「上丹田」的一部分,與神志活動、元神調攝密切相關。修煉者常通過意守天庭以凝神靜氣,促進氣血運行,達到養生保健的效果。此外,天庭亦為「泥丸宮」之門戶,與督脈相通,在內丹修煉中佔有重要地位。

中醫理論延伸
從經絡學角度,天庭區域涉及多條經脈循行,尤以督脈、膀胱經為主。督脈上行至額部,總督一身之陽氣;足太陽膀胱經循行於額部兩側,與五臟六腑之背俞穴相連。因此,天庭的異常表現(如色青、色黑等)可能反映相應經絡或臟腑病變。歷代醫家亦重視天庭與「神」的關係,認為其狀態可窺見人體精神氣血之盛衰,為診察疾病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