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天溫」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天溫
別名:
天溫為經穴別名,首見於《針灸甲乙經》,即天泉穴,屬手厥陰心包經之腧穴。
定位與取穴:
天泉穴位於上臂內側,腋前紋頭下2寸(約三橫指),肱二頭肌長短頭之間凹陷處。取穴時,可屈肘舉臂,於腋前橫紋向肘部量取2寸,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本穴。
經脈歸屬與特性:
天泉為手厥陰心包經之穴,心包經主司血脈運行與情志調節,故本穴與心氣相通,具調理氣血、寬胸理氣之效。
主治功能:
- 心胸病症:胸悶、心痛、心悸等心系疾患,因心包代心受邪,本穴可疏泄心包經氣,緩解心絡瘀阻。
- 局部經絡病:上臂內側痛、肩背不舉,屬經脈循行所過之「經絡所過,主治所及」。
- 氣機不暢:咳嗽、氣逆,因心包經與三焦經相表裏,可調節上焦氣機。
刺灸法:
- 針刺:直刺0.5~1寸,局部酸脹感可向肘部擴散。
- 艾灸:溫和灸5~10分鐘,適用於寒凝血瘀之臂痛。
配伍應用:
- 配內關、膻中,增強寬胸理氣之效,治胸痹。
- 配曲澤、郄門,疏通心包經氣,緩解上臂攣痛。
古籍考證:
《針灸甲乙經》載其名,後世醫家多沿用「天泉」之稱,然「天溫」一名仍見於部分典籍,示其具溫通經氣之功。
穴名釋義:
「天」喻上部,「溫」通「蘊」,寓心包經氣蘊聚於此,如溫煦之泉,可化氣行血,潤養心脈。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