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天心」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天心穴
天心穴為中醫推拿學中之重要穴位,其定位與主治功能依不同醫籍記載略有差異,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掌心部位之天心穴
- 定位:
位於手掌掌心中央,屬手厥陰心包經所過區域,具體位置約在勞宮穴附近。 - 主治功能:
- 驚風:小兒驚風抽搐,可運推此穴以平肝息風、鎮靜安神。
- 口眼歪斜:與面部經絡相應,推拿此穴可調和氣血,緩解面癱症狀。
- 其他:亦可用於治療心悸、胸悶等心系疾患,因「心主神明」,此穴能調理心神。
-
操作手法:
以拇指指腹或中指指端於穴位處施以揉、運等手法,力道宜輕柔,尤其小兒推拿時更需注意。
二、額前部位之天心穴
- 定位:
位於前額正中線,天庭穴(印堂之上)下方,約當督脈經行處。 - 主治功能:
- 頭痛:與天庭、印堂等穴配伍,可疏通督脈氣血,緩解前額頭痛。
- 鼻塞傷風:刺激此穴能宣肺通竅,改善外感風寒所致之鼻塞流涕。
- 神志不寧:督脈上行入腦,此穴亦能安神定志,輔治失眠、煩躁等症。
-
操作手法:
多以拇指按揉或輕刮法施術,亦可配合艾灸以溫通經氣。
中醫理論基礎
天心穴之療效與經絡學說密切相關:
- 掌心天心:與心包經相聯,心包代心受邪,故此穴能調節心氣,影響神志與血脈。
- 額前天心:隸屬督脈,督脈總督一身之陽,刺激此處可提振陽氣、通調腦府。
此二穴雖同名而異位,然皆體現中醫「同病異治,異病同治」之辨證思想,臨床運用需依具體證候擇穴施術。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