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天星十一穴」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天星十一穴

天星十一穴,又名天星十二穴,是十一個經驗效穴。出自《玉龍經》。

《玉龍經》載《天星十一穴歌訣》:

「三里內庭穴,合谷徹,委中配承山,下至昆侖絕,環跳與陽陵,通裏與列缺。 合擔用法擔,合截用法截。 專心常記此,莫與閑人說,三百六十法,不如十一穴。」

後《針灸大全》所載,又增太沖一穴,名《馬丹陽天星十二穴》。

天星十一穴的具體位置如下:

  1. 三里穴:在小腿外側,外踝尖下三寸,距脛骨後緣二橫指處。
  2. 內庭穴:在足內側,第一蹠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際處。
  3. 曲池穴:在肘關節外側,肱骨外上髁上方,屈肘成直角,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處。
  4. 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5. 委中穴:在膕窩內側,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之間。
  6. 承山穴:在小腿後面,委中穴下三寸,腓腸肌與比目魚肌之間。
  7. 昆侖穴:在足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8. 環跳穴:在髖關節上方,髂前上棘與髂外嵴之間,按壓有酸脹感處。
  9. 陽陵泉穴:在小腿外側,腓骨小頭後下方,腓骨與跟腱之間。
  10. 通裏穴:在手掌,第2掌骨中點處,當第2掌骨橈側緣與掌骨中間線之間。
  11. 列缺穴:在前臂掌側,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當橈動脈搏動處。
  12. 太沖穴:在足背,第1蹠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際處。

天星十一穴具有調和氣血、疏通經絡、鎮靜安神等作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心悸、失眠、頭痛、眩暈、耳鳴、腰腿痛、痛經等症。

需要注意的是,天星十一穴屬於深部穴位,不宜隨意施針,以免損傷神經和血管。如果需要針灸治療,最好到正規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