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田螺旋頂」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田螺旋頂

病名:田螺旋頂,出自清代黃庭鏡所著《目經大成》卷二。此症屬眼科疾病,多由「春水揚波」一症演變而來。若未及時治療,或延誤診治,則病情逐漸加重,黑睛(角膜)斜斜高聳突起,逐漸形成尖聳之狀,嚴重時甚至遮蔽瞳神,導致視物不清,神膏(眼內組織)失養,呈現枯槁之態,民間俗稱「田螺旋頂」。

病因病機
此症多因腎邪上蒸膽火內逼兩大因素所致。

  1. 腎邪上蒸:腎陰虧虛,虛火上炎,或腎陽不足,水濕不化,濁邪上犯目竅。
  2. 膽火內逼:肝膽相表裏,若情志失調或外邪引動,膽經鬱熱化火,火性炎上,燔灼黑睛,致使角膜病變。

臨床表現
初期可見黑睛局部隆起,伴隨眼紅、畏光、流淚等症狀;若病情進展,則隆起處逐漸高聳尖突,形如螺旋,甚則遮蔽瞳神,影響視力,嚴重者神膏失養,目珠萎軟。

治法
清熱瀉火為主,兼以滋陰或利濕。

  • 主方龍膽瀉肝湯加減,清瀉肝膽實火,兼利濕熱。
    • 若腎陰虧虛明顯,可酌加知母、黃柏、熟地等滋陰降火;
    • 若濕濁較重,可加茯苓、澤瀉等淡滲利濕。

相關條目
參見「春水揚波」條,此為田螺旋頂之初期表現,二者病機相類,然田螺旋頂為其重症演變。

補充說明
此症與現代醫學中某些角膜病變繼發性青光眼引起的角膜膨出有相似之處,然中醫治療仍以辨證論治為核心,針對腎、膽火邪調理,標本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