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鐵針」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鐵針

鐵針為中醫傳統針具之一,以熟鐵鍛造而成,屬古代九針之範疇。其材質特性與製作工藝,在中醫針灸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材質與工藝

鐵針以「柔鐵」(即熟鐵)製成,質地較生鐵柔韌,易於鍛造細磨,適合作為針刺工具。然熟鐵本身具毒性,古人為避免其不良影響,遂改良工法,採用「馬銜鐵」為原料。馬銜鐵因長期受馬唾浸潤,其性轉為平和,毒性大減,故《針灸聚英》載:「鐵針……柔鐵即熟鐵,有毒,故用馬銜則無毒。」此工藝體現古人對材質與人體互動之深刻觀察。

歷史與應用

鐵針之使用可追溯至早期金屬針具時代,相較於更早的石針、骨針,鐵針硬度適中,易於精製,能更準確施行針刺手法。其形制多樣,或尖或鈍,依病症需求選用,如《黃帝內經》所述「九針」中,鐵針可能屬「毫針」或「長針」之類,用於深刺或瀉邪。

與馬銜鐵針之關係

馬銜鐵針為鐵針之改良,兩者皆屬金屬針具,然馬銜鐵針因材質特殊,更受古代醫家推崇。此類針具不僅用於治療,亦反映中醫「取象比類」思維,即藉自然之物調和人體陰陽,如馬銜鐵歷經動陽之氣(馬唾)淬煉,其性更合醫理。

鐵針之演變,見證中醫針具從材質到技術的進步,亦為傳統工藝與醫學理論結合之典範。